那两个学生看楚辞年纪小,长得又太过稚嫩,还在想一会儿李学正将这对自扔出来,会不会将这小弟弟吓哭?
然而,他们站在门边等着,等了许久里面也没传来任何动静,正觉得奇怪间,里面有人来传话了。
“方才这对子是何人所题?”
两人大惊,赶紧恭谨的道:“应该是从别的学府新来的,约莫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其中一个学生赶紧去找楚辞,楚辞正在院外和王文景说话,见那学生来找她,不禁心下一喜,和王文景告了辞。
楚辞到的时候,李学正正在外间等她。楚辞本想着,这个传说中颇具盛名的李学正怎么着也该是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了吧,可谁知她一抬头看见一墨发青衣男子背对自己而立于窗前,窗外是一片翠色的竹林。
带她进来的学生恭敬的向他行礼:“李学正,学生已将人带到。”
楚辞赶紧行礼道:“学生楚辞,见过李学正。”
“不必多礼。”声音宽厚温和。
李学正说着回过了头,楚辞抬眼看去,只见那不过是个三十多岁左右,但气质不凡青年。眉宇间像是常年带着一股抑郁的气息,像是发生什么都不能让他高兴一般。
那个带楚辞进来的学生现状,赶紧退了下去。顿时,屋里就只剩下楚辞和李学正两人了。
“你就是那个写出上联的学生?”李学正温和的道。
“那上联是学生写的不假,但字虽是学生写的,对联却不是学生所作。”楚辞恭敬的道。
“哦。”李学正有些微的惊讶,“那不知这上联究竟为何人所作?”
楚辞回道:“此联是学生从古书中看来的,想来写出上联之人,已故去久矣。”
李学正笑了,有些风轻云淡的道:“你倒是会投机取巧,看来今日,我若是不收你为入室弟子,是服不了众了。”
楚辞回之一笑:“收徒之事,自是全凭李学正所愿,若学正不愿收了楚辞,直接以对联不是楚辞所做之名驳回,楚辞也绝无怨言。”
李学正负手而立,看着楚辞,语气威严的道:“收你为入室弟子,也无不可。只是,还要再问你几个问题。”
楚辞道:“先生请说。”
“你是为何而求学?”
楚辞一愣,仿佛看到了当年问年幼周总理为何而读书的那位先生。她定了定神道:“为了解惑。”
李学正奇了,他曾问过不少人这个问题。有诚实的学生说,为了光耀门庭。有少年意气的学生说,为了他日报效朝廷。还有心怀仁爱的学生说,为了他日为官造福一方百姓。还曾有一个人说,为了还这世间一个公平。楚辞这个答案倒是头一遭听,他问:“你有何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