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有些惋惜的看着那滩呕吐物,喷喷道:「就这麽吐出来太可惜了,把它混进农肥里吧。」
「啊?」崔恕还来不及漱口擦嘴便听到这话,不免有些无语。
只可惜面前站着的人是刘继隆,他也不敢说什麽。
前些日子族中传来消息,让他好好跟着刘继隆在山丹做事,显然是看中了刘继隆的潜力。
这并不奇怪,就连崔恕都早早猜到了刘继隆不会止步于小小果毅都尉之职。
光是刘继隆这些日子针对山丹军的训练,他就能猜到刘继隆接下来的自标是哪里。
「对了,李仪中何时抵达山丹?」
刘继隆转身向土道走去,崔恕连忙跟上并回应:「已经到了张掖,听说要休整半个月,估计要等月末才能到。」
「城内的院子已经为他打扫出来了,军营也已经扩建,足够容纳八百人常驻训练。」
闻言,刘继隆十分高兴,并不担心李仪中能从自己手中抢走山丹的控制权。
「嗯,等他来了,祁连城和龙首山的兵卒就能调回了。」
「眼下距离开春还有四个半月,得好好整训兵马才行。」
「仓库之中的粮食你要盯好,千万不能出了岔子,尤其要防范好水汽。」
刘继隆絮絮叻叻的交代着,崔恕则是不厌其烦的将他所说内容记下,同时汇报起军营的事情。
「果毅,军营的扫盲队人数太少了,不如请张掖调些直白过来?」
一个月前,刘继隆便将城内二十馀名直白编为扫盲队,让他们对城内常驻的五百兵卒开始扫盲。
直白们都出身豪强,自然知道如何学习官话,其中音韵也都十分了解。
尽管不知道此时的大唐是否还在使用当年的河洛音,但只要把河洛音说好,
nbsp;基本的交流就不成问题。
「我向刺史写过信,但刺史说张掖的直白都不够用,让我暂时等着。」
刘继隆十分无奈,这个年头科举制还没有彻底完善,而且河西的豪强子弟相比较需要管理的人口来说太少,便是张淮深也找不出那麽多直白给刘继隆。
张淮深让他暂时等看,其实也就是没有,想要直白只能自己找。
不过就刘继隆的背景,他是找不到什麽懂文识字的人了,只能自己训练自己用。
山丹的直白都被他花钱拉拢了,况且他们也是不受本家看重的子弟,跟着他刘继隆更有前途些,所以并不抗拒教书育人的工作。
只是相比较军营里的那五百兵卒,他们更愿意教育懵懂的孩童。
然而刘继隆没有太多时间给他们教育孩童,他需要的是一两年就能用的人。
孩童虽然学得快,但毕竟经历太少,心智不成熟,很容易让人利用。
短期内,刘继隆是不打算教育太多孩童,他要等到兵卒的家属和烈属迁徙山丹后,把这些孩童集合起来,自己亲自教导。
只有这样,他才不会担心这批孩童在教育上受他人影响。
况且山丹的资源不多,培养一个孩童从目不识丁到懂文识字所消耗的资源太多,刘继隆可消耗不起。
军队扫盲只需要让兵卒知道军令含义就行,但孩童却要在日后成为刘继隆治理地方的根本,二者所需资源不可同日而语。
这般想着,刘继隆便与崔恕返回了山丹城内。
秋收过后,城内两千馀百姓都被刘继隆安排了工作。
男人在城外疏通土壑丶水渠,检查水车情况,并趁着枯水季高筑堤坝,收集牛羊粪便与野草丶树根焚毁堆肥。
女人们则是在城内处理今年所收获的麻杆,制作冬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