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我愿率兵护送九州图籍前往丰州(巴彦淖尔),上表天听!」
张议潭的毛遂自荐让众人哑然,毕竟他现在可以说是河西二把手,而他一旦前往大唐,长则一年,短则半载。
一年半载的脱离河西核心权力圈,等他再回来时,二把手的位置恐怕就不是他的了。
「暂时不急——」
张议潮不出所料拒绝了自家大兄的请求,为了让他放心,张议潮还扫视众人解释起来。
「如今正是冬季,前往丰州容易遭遇白灾。」
「况且我刚刚备足粮草,即将征讨伊州,不如等拿下伊州后再前往长安,十州图籍的份量总要比九州图籍的份量要重。」
他的话令众人面面相,李恩站出来作揖道:
「节度使,如今已经进入长冬,我军真的要远征伊州吗?」
「嗯!」张议潮没有丝毫的迟疑,并再次解释道:
「吐蕃内乱之后,西域的各股势力都在看着我们。」
「我们东征成功,固然收复了不少疆域,但西边的西域却依旧在吐蕃控制下。」
「若是置之不理,万一日后西域吐蕃出了一位能人,那我军西陆便有兵灾之害。」
「我若率军西征成功,西域各部族必然揭竿而起,届时番贼被除,商道通畅,我军实力只会增强,不会削弱。」
张议潮有自己的想法和远见,这份远见是众人不曾有的。
河西豪强们,都想关起门来做土皇帝,唯有张议潮清楚这种选择是自寻死路。
河西经吐蕃祸害,曾经引以为傲的数十万汉口不足二十万,又有十馀万在凉州丶兰州丶会州等地受难。
如果他们东进打通道路,迟早有一天会被河西的龙家丶回鹃丶吐蕃人同化。
唯有重归大唐,河西这块地方才能守下来。
能理解他想法的人少之又少,张议潭和张淮深算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
「不知节度使何时准备西征伊州?」
人群中,一名官员忍不住询问,张议潮闻言看向索忠。
「我欲在十月十五发兵,由我亲率瓜丶沙二千州兵收复伊州。「
「此战,索忠丶索勋为先锋,率三百精骑刺探伊州情况,我率一千甲兵随后,淮溶你率七百轻兵与六千民夫押运粮草。」
河西内部的情况并不好,甲兵主要都被他留在甘州,加上后续甲胃也都送往甘州,以至于瓜丶沙二州仅能拉出一千三百名甲兵西征。
「末将领命!」
索忠等人作揖行礼,李恩见状却作揖道:「节度使,甘州那边准备如何?」
「甘州——」
「甘州刺史张淮深要擢团练兵额为三十个,那可是六千人。」
「从他文书来看,他可不仅仅是要六千人的兵额,他还要足够的扎甲——。」
「六千甲兵?」
「喷啧·——」
面对李恩的话,众人毫不避讳,直接在正厅内议论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