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国一听,这好事啊,他原本还怕这些专家和兽医跑了,这个项目一成立,这些专家且得在这为自已保驾护航上好几年,白给的劳力啊,于是美滋滋地说:&ldo;叔,放心,这事交给我,一定办妥当了。&rdo;
比较见稳的王专家也笑眯眯地说:&ldo;今年这几个棚除了尖椒产量低外,其它的都比我们预计的产量高。&rdo;
张家宝一听来兴致了,高兴地问:&ldo;叔,能产多少啊。&rdo;
&ldo;保守估计能亩产六千到八千斤,西红柿的话估计八千多。&rdo;
&ldo;乖乖,早知道都种成西红柿了,一个棚二万,五个棚就十万了。&rdo;张家宝惊讶的说道。
赵建国敲了一下张家宝:&ldo;笨蛋,这每种蔬菜价格不一样,这尖椒可比西红柿贵一倍呢。&rdo;
张家宝拍着赵建国佩服地说:&ldo;三,你这眼光厉害,佩服佩服。&rdo;
几个人闲聊了会,王专家和刘教授又去地里忙了。人们陆续把装得八分满的筐送到地头,按品种摆好,过秤,筐里铺着干净金黄的麦杆,上面还厚厚地盖了一层,防止磕碰冻坏了。
这些竹筐,村里的人很多都会编,都是一块个收上来,这会随菜都买给拉菜的了,为村里人挣了一笔不小的外块。
忙活了半天,终于把来拉菜的车都安排好打发走了,赵建民这才有功夫过来歇会,喘口气。
张家宝赶紧有眼色的给递烟,赵建国给点火,忙说:&ldo;二哥,辛苦,辛苦。&rdo;
赵建民兴奋地说:&ldo;辛苦啥,哥这会高兴着呢,剩下的下午还要给镇上送一批,刚才那些人还嫌给他们分的少,让西红柿开棚给他们多留些呢。&rdo;
张家宝也高兴地说:&ldo;这么紧俏啊,这些菜可都不偏宜啊。&rdo;
赵建国笑的得意:&ldo;这才那到那啊,就这五个棚,都供不住镇上和县里,更别提还有市里,省里,和其他城市了,我今年也就拿自己当个实验品,如果成功,我想明年扶持让咱们全辛庄都种上大棚菜,咱村人都能挣到钱。&rdo;
赵建民和张家宝看着站在地头意气风发,颇有指点江山风味的赵建国齐都是一脸赞叹:&ldo;不错,发财也得带上咱村人。&rdo;赵建民赞同地点头说。
&ldo;建国,你这心可真大,你们村,这得盖多少大棚啊。&rdo;
三个人正讨论着,赵建党骑了个自行车来了,离老远就喊:&ldo;三,招呼家宝他们回家吃饭。&rdo;
午饭,柳大丫,赵香,何翠,王秀芬使出浑身的本事,做的相当丰盛,准备了三桌,八个荤菜,红烧兔肉,辣子鸡丁,扒熊掌,野鸡炖野蘑菇,红烧野猪肘子,苏炸五香鹌鹑,红炖獾子肉,还有一道谁也认不出来的老虎肉。
素菜全是今天刚从棚里摘的,鲜嫩的不的了,拍黄瓜,蒜泥茄子,芝麻酱豆角,凉拌花菜,酱烧茄子,虎皮尖椒,干煸豆角,地三鲜,满满当当的挤满了三张大桌子。
第118章
柳大丫看见赵建国领着人回来,忙从灶房出去招呼:&ldo;快洗洗,都饿坏了吧,没啥好东西,都是三昨天上山打的,和大棚里摘的,别嫌弃啊。&rdo;
大人和孩子们看见桌上满满当当的好菜,一个个都高兴的眉开眼笑,张家宝扶住柳大丫:&ldo;婶子,最好了,我最喜欢吃婶子做的饭,全都是我爱吃的。&rdo;
三强也跟着说:&ldo;婶子的手艺好,这菜看着都馋人,这些蔬菜在城里有钱都买不着啊。&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