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控屏那深红色背景的三维影像边缘,先后出现了两艘飞船。
一艘在前,一艘在后,双方距离不到6500公里。
前方飞船大约60米长,有九成新,通体银色,主体是一个橄榄球一般的长条形引擎组,‘橄榄球’中段,则围绕着一个环形居住舱。
可以看到,橄榄球并不完整,后半部分有明显破损,四个射流喷口中,有三个已经熄灭,只有一个还在勉强工作。
但即使引擎推力大受影响,飞船的机动性能依旧相当高,加速度一直维持在1。2左右,推动着飞船不断地改变飞行轨迹。
这应该是拜伦号飞船。
那后方的飞船自然就是星盗蛇眼的飞船。
这艘飞船大约是50米长,很旧,看起来像是一艘远古时代的潜水艇,其表面焊接了不少纯黑色的镜魔护板,护住了飞船的重要部位。
但飞船太大,而材料有限,且武装飞船要考虑机动性,对重量十分敏感,所以护得并不怎么严实。
从尾喷管的离子焰推断,星盗飞船的引擎马力至少开启了7成,但机动能力只比前方飞船胜出一丝。
双方虽然一直在拉近距离,但距离减的很慢。
一开始的时候,星盗蛇眼必定采用了偷袭战术,否则以两艘飞船的性能差距,他没有半点截杀的机会。
林远对雷电系统下发指令:“锁定2号深色飞船,设为1级击杀目标。”
“目标已锁定。”
“杀戮模式已启动。”
“开始测试目标机动性能。”
随着主控脑的声音,希望号引擎功率提升,不断微调轨迹。其搭载的激光阵列快速转变方向,对着蛇眼飞船开炮。
一炮接着一炮,频率是2秒1发,速度很慢,并不会影响飞船超级电容的能量储备。
正如主控脑所说,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攻击,而是测试对方反应,以推算对方飞船的各项性能。
30秒后,双方距离接近到四万五千公里。
蛇眼的飞船也发现了希望号的位置。
通讯频道传来哈哈大笑声:“我还以为是什么好飞船呢。原来只是一个小铁盒子!就你这小玩意,也敢来管闲事,真是自寻死路啊。”
林远沉默。
郑婉有些沉不住气:“我们不需要干点什么吗?”
林远摇头:“一切交给雷电系统就好。这套系统很强。。。。。。非常的强。”
雷电系统控制着飞船上的激光阵列,依旧不断开火,但频率时快时慢,有一搭没一搭的。
希望号的激光阵列,最大真空有效射程是4000公里,超过这个距离后,即使是方向性近乎完美的激光也会扩散,无法聚焦足够的能量。
但此时,双方距离足足有四万多公里,每一炮打出去,明明开火的时候是瞄准的,但最终却都是打空。
这并不是说希望号飞船算力不行,而是事件光锥的缘故。
大尺度的太空作战,即使是光,速度也有些不足了。
譬如当前的四万公里距离,光就要走0。13秒,而双方飞船相对速度93km每秒,这段时间足够位移12km。
在这样的战场上,飞船探测到的所有信息都是过去的信息,且没有任何方法获得实时信息。